發(fā)布日期:2019-05-15
內景老師王璐瑤
外景老師張林
外景老師董居潔
司母戊鼎賞析
青銅酒器
逨鼎
逨盤
何尊
逨盤中的銘文拓片局部
象形字“中”
全球上課登錄點統(tǒng)計
5月11日,“偉大的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”實景課堂系列之《青銅器銘文》開課。意大利瓦雷澤中文學校的華裔學生和來自17個國家37160個登錄點的師生在內景老師王璐瑤和外景老師張林、董居潔的引領下翻閱古人“筆記”,傾聽青銅器銘文訴說千年前的文明和輝煌。
通過一段視頻,王老師將青銅器這一中華歷史瑰寶向學生們做了形象展示。她介紹,青銅器按用途區(qū)分,可分為禮器、酒器、食器和樂器等,并和學生們一起賞析了中國古代四大名鼎中的司母戊鼎和毛公鼎。
走進青銅器博物館,觚、觶、爵等造型獨具匠心的青銅酒器生動展示了古人的想象力和藝術魅力。董老師還為學生們展示并講解了古代青銅器出土的兩種方式——墓穴出土和窖藏,以及出土于窖藏之中的逨(lai)鼎。
張老師講解了逨盤和何尊中銘文所呈現(xiàn)的歷史文化內涵??吹街袊谝徊客暾膯问霞易迨泛徒跬暾匾徊课髦軘啻繁痪傻挠涊d在逨盤之中,學生們連聲贊嘆。在何尊的銘文拓片中,張老師帶領學生們找到了“中國”的象形字,并借助博物館的全息投影成像,詳細說明了“中國”兩個象形字各部分所代表的含義和由來。除此之外,張老師還詮釋了銘文字體的演變和古人書寫文字的規(guī)范和技巧,讓學生們感受到了古人高超的造字智慧。
本期實景課堂通過對青銅器及青銅器銘文的多角度呈現(xiàn)和介紹,讓海外華裔學生們看到中國古代的社會制度和文字的發(fā)展歷程,并期盼著可以親臨青銅器博物館探索更多銘文中的輝煌歷史。
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實景課堂由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主辦,完美(中國)有限公司資助,恒坐標教育科技集團承辦,基于全新的教學模式,利用現(xiàn)代科技手段為海外華裔學生提供了打開中華文化大門的鑰匙。與傳統(tǒng)口述、圖片、視頻授課方式不同,實景課堂教師身處實景環(huán)境之中,依托實景呈現(xiàn)教學內容,啟發(fā)學生通過現(xiàn)場觀察去探索世界,使中華文化的學習不再停留在課本上、文字里,而是跨越時空,立體生動地展現(xiàn)在學生面前,從而使全世界的華裔青少年不受時間、空間限制,遠程實時共同學習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知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