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日期:2020-09-27
9月10日,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實景課堂——非遺篇《蘇繪土織布》開課,來自11個國家9672個登錄點的師生跟隨鏡頭前往陜西武功縣,了解中國悠久的織布工藝以及這種民間工藝的特點和制作過程。
內景老師朱晨光通過展示中國傳統(tǒng)手工技藝的圖片,向學生們介紹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含義和內容,并講述了蘇繪與璇璣圖的故事。通過觀看土織布的紀錄片片段,學生們對土織布有了更多了解,還和內景老師一起學唱了展現(xiàn)農村婦女織布場景的童謠。
外景老師令嬌帶領學生們前往陜西省武功縣,共同探索獨特的民間工藝——土織布。外景老師為大家展示了璇璣圖手帕,并介紹了《璇璣圖》的誕生和特點。為了讓學生們了解到更多關于《璇璣圖》的奧妙,外景老師還特意邀請了非遺傳承人趙文婷為大家解讀璇璣圖手帕。
通過鏡頭,學生們還參觀了傳統(tǒng)織布工藝的制作工具,并了解了土織布的工序、特征及其價值。
文萊雙溪嶺中嶺學校,德國斯圖加特漢語學校,荷蘭首村中文學校、荷蘭安多芬中文學校、荷蘭安多芬中文學校漢唐文化教育中心,日本優(yōu)實教育橫濱分校、日本華學園,英國倫敦文麟中華文化學校,法國小熊貓學校、法國樂學教育,意大利米蘭京華中文學校,瑞士日內瓦華文教育基金會參與本期課堂互動(以上學校排名不分先后)。
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實景課堂非遺篇由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主辦,華霖投資有限公司資助,恒坐標教育科技集團承辦,基于全新的教學模式,利用現(xiàn)代科技手段為海外華裔學生提供了打開中華文化大門的鑰匙。與傳統(tǒng)口述、圖片、視頻授課方式不同,實景課堂教師身處實景環(huán)境之中,依托實景呈現(xiàn)教學內容,啟發(fā)學生通過現(xiàn)場觀察去探索世界,使中華文化的學習不再停留在課本上、文字里,而是跨越時空,立體生動地展現(xiàn)在學生面前,從而使全世界的華裔青少年不受時間、空間限制,遠程實時共同學習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知識。